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新见李可染画稿探析

发布时间:2015-12-24        浏览次数: 8427

2015-12-23 11:28:59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忠义

0

“翰墨华章”新中国以来名家书画文牍大展

摘要:编者按:李可染建国初150幅珍贵遗稿首次露面,呈现国画大师的“西画”造诣,从早期速写和素描作品,看李可染先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张忠义先生就首次露面的这批作品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独家发布于雅昌艺术网。 一由来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首都博物馆将…

推荐关键字 李可染



  编者按:李可染建国初150幅珍贵遗稿首次露面,呈现国画大师的“西画”造诣,从早期速写和素描作品,看李可染先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张忠义先生就首次露面的这批作品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独家发布于雅昌艺术网。

  一  由来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首都博物馆将在年末举办规模宏大的“翰墨华章——新中国以来名家书画文牍大展”。展览中专设《可染遗稿》专题,展出李可染先生过去从未露面、从未展览、从未著录过的一批珍贵画稿。这批画稿共约150件左右,绝大部分应为可染先生四十多岁所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为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笔者有幸先睹为快,既惊讶,又兴奋,思绪澎湃、感慨良多,特著此文,与同好共赏。

图1  李可染《万山红遍》

图2  李可染《韶山》

  李可染先生是声名赫赫、家喻户晓的国画大师,其所作《长征》、《万山红遍》、《韶山》等(图1、图2),迄今单件都已拍出上亿元天价。这不只是一个数字和价格,更多的是体现出他艺术作品内涵的价值,是收藏家、人民群众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充分肯定。可染先生的典型作品特征和风格,业内已经非常熟悉。而新发现的这批作于建国初期的画稿,却展现了李可染绘画艺术少为人知的另一面,令我们眼界大开。在他毕生不懈探求追索的绘画艺术道路上,不仅献身于宣纸之上水墨氤氲的大山大河中,也曾埋头于西方绘画明暗光影的世界里,而且下过苦功,成就卓著。在很多人眼中,李可染只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大家,而从这批资料中看来,这样解读可染先生并不十分准确、也不全面。他的西方绘画功底一点也不逊于他的中国传统画技艺,也正是因其早年对西方绘画的精钻深研,又与中国传统绘画很好的融合贯通,才能有后来的厚积薄发,最终成为艺术巨匠。这批珍贵画稿,就是明证。

  二  画稿

  从时间段来看,这批画稿的创作时间从建国初到文革前,最早的距今已六七十年,稿纸都已泛黄,个别还有残损。在画稿上,李可染留下许多文字,对我们研究这批画稿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从画稿的形式看,主要是速写、素描和水彩。从内容看,主要为人物、动物和山水,其中尤以人物最为丰富。

  就其完整画稿看,按时间顺序大致可以概括为六大部分:黑白与彩色素描人像(数十幅);《白毛女》剧情速写(34幅);土改速写稿(8幅);欢迎解放军,抓农业生产、搞建设素描稿(共25幅);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全稿(21幅),鼓足干劲画稿(2幅);娄山关局部画稿(6幅)及其他素描和水彩画稿若干。其中已知终稿画作被美术机构收藏和正式出版的有5件,分别是《新分黄牛牵到家》、《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韶山》、《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和《娄山关》。其他画稿还在陆续考证之中。

  李可染先生从1920年在徐州进行传统中国山水画学习,后于1923年到上海美专学习了三年中国绘画,直到1929年求学研究生于国立艺术院后,才开始正式接触和学习西方绘画。也正是这个契机,使李可染得以受教于林风眠院长及其专门为这批研究生从法国聘请的教授克罗多先生,并在他们的带领下开始了西方绘画的学习与实践。抗日战争期间,李可染就曾以中西结合手法创作了大量抗日宣传画。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在北京成立,徐悲鸿任院长,李可染任中国画系副教授,教授学生白描、水彩课程。此次发现的几十幅白描和水彩人物画稿或是速写稿、或是其课图稿,应该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图3 李可染 戴帽的中年男子 

图4  李可染 《外国人物》

  画稿充分显示了李可染早年在白描、水彩方面的扎实功底与高超技艺。可染先生速写结构比例准确,人物造型严谨,他对每个人物动态表情刻画得都那么妙趣传神。李可染的素描色彩作品并不多见,在这些作品中,两幅黑白人物素描及两幅人物彩色头像则显得尤为突出。从带帽的中年男子素描头像稿(图3)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物五官位置及面部肌肉有着准确的理解与把握,素描线条笔法娴熟,寥寥几笔就准确勾勒出了人物面部五官与肌肉的位置,不论是皮肤、毛发、还是眼球,他都能将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另一幅素描作品则是赤裸上身干活的中年男子(图4),造型准确,动感突出,仅用几组线条的明暗变化就把男子身上每块结实肌肉的质感与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李可染对人体骨骼肌肉的把握及对素描明暗理解的透彻已经达到相当高度。

图5 李可染 《女像》

  如果说画好素描头像需要抓住形与神,那么画好彩色头像更要在形神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色彩的和谐统一。他的两幅彩色头像既把西画中的造型能力与写生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又使色彩相互谐和交融,看起来比素描头像更细腻、更深入,能更有效地表现人物神态及其内心世界。以女彩色头像(图5)为例,色彩中黑色最难画,黑发与黑色衣服几乎是相同的颜色,而他却处理得恰到好处。面颊上的一抹粉红既贴切又富有韵律,使人物更具有真实感。总体来看,他的色彩人物刻画具体,对五官表情的体会细致深入,两眼的神情格外生动,栩栩如生。

 

图6  李可染 《白毛女》31

 

图7  李可染《白毛女》33

  画稿中有一套珍贵的速写稿《白毛女》,共计34页,是具有强烈时代特点的作品。《白毛女》是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解放区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第一次剧场公演是1945年5月2日,此后不断公演,一直持续到建国后。从画稿用纸和速写风格来看,这套草稿的完成时间应该是在建国初期。根据画稿上的文字记载可知,李可染是在戏剧演出期间,在剧场熄灯的情况下默写而成的,其难度可想而知。画稿中人物的面部细节没有其他画稿中素描人物刻画得深入、具体,但每个人物的大体形象和姿态却极其生动。可染先生还对人物名称作了具体的标注:比如狗腿、大婶、老赵、张二婶(图6)等。一些场景也很传神,如“杨白劳吃不下饭”、“张二婶安慰喜儿”等情节描述,他都很认真仔细地写在所绘人物旁边。同时,他还对剧中表演做了评点:如“狗腿子欠自然”、“音乐亦好,可再多一二人”、“喜儿出洞好,太阳出来了”等等(图7)。他还在一页稿纸上对这批速写分类作了记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帮助。可染先生在画稿上写了四首诗,大概是配图用的,读来十分生动有趣,将整个作品的教育性和人物形象的现实性特点充分展现了出来。如:“秋风吹来谷子黄,地里丰收家里忙。大人小孩剥棒子,准备过冬好收藏”。如此完整而详细的速写草稿不仅重现了当时剧场中演出的景况,更让我们不能不佩服可染先生的观察之深入仔细,也不得不叹服先生取舍之匠心。

图8  李可染 《土改分的大黄牛》

图9 李可染 《新分黄牛牵到家》

图10  李可染  《咱们有了土地》1

图11  李可染  《村干部会议》3

  1951年,李可染四十四岁时,曾与中央美院师生一道,先后到北京郊区小红门、龙爪树村,以及广西南宁农村参加土改,并用绘画写生、记时、记事,先后绘制了21幅宣传画。他创作的《新分黄牛牵到家》、《老汉今年八十八,始知军民是一家》、《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等新年画作品都获得巨大成功。《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还获得文化部1951年至1952年度年画创作三等奖。这批新发现的土改系列画稿中,就包括著名作品《新分黄牛牵到家》的创作原稿(图8),与后来正式发表的作品(图9)相比,构图、用笔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画面中的七个人和一头牛,只是少了两个人物,多了色彩。但不论是给牛喂草的孩童、整理农具的妇女,还是叼着烟袋的老汉,基本都保持原来的状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生活的改善,给生活带去了新的希望。画稿《咱们有了土地》(图10)则更直观地表达出土改这一特定内容——远处一群人有的在盘算,有的人在用尺丈量着亩数,近处一个“祖荫X界”被铲倒,而树立的是“XXX旱地十亩”的新牌子。画面中清晰地描绘出农民分配土地时的场景及老少一家人得到了自己的土地后流露出的喜悦。在《村干部会议》(图11)这幅草稿上,可染先生写道:“京郊土改杂写之一,大家的事,大家商量——村干部会议”,画面右上角则写着“觉悟的农民,热烈纯朴”的字样。画面里也正如可染先生所想表达的那样,大家围坐在一起认真的商量、热烈地探讨着土改新生活。李可染抓住画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勾画,几幅铅笔速写稿充分刻画出土改的真实景象,每一幅的画面都极具感染力。

图12 李可染 《工农兵劳模游北海大会》画稿(5)

图13  李可染 《工农兵劳模游北海大会》原作23

图14  李可染 《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画稿(19)正面

图15 李可染 《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画稿(19)

 

图16 李可染 《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头部画稿

 

图17  李可染 《工农劳模游北海大会》画稿(18)

  最完整、最生动的风景人物速写稿要数1951年底所绘新年画《工农劳模北海游园大会》(图12),全套共计大小21幅,包括全图和局部速写稿,建筑、树木、人物应有尽有。与最终彩色成品年画(图13)相比较,画稿的基本格局、总体面貌都没有多大变化,仅作了一些增删修改,是一幅既写实又写情的画作。而且每一个局部——一个人、一座桥、一棵树(图14)、一段风景(图15),李可染都做了精心勾画,特别是对游园人物的头部表情神态描绘多姿,以形传神,可谓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图16)。尤其是牌楼上的毛主席像(图17),虽是铅笔素描,却写形写实,端庄肃穆,让人叹为观止。

 

图18  李可染

  有趣的是,这批画稿中有六七幅作品钤有同一方“李可染”印章(图18),且大都盖在画稿背面,有可能是李可染认可的最终作品。经核对,这方印章使用极少,只在建国前后一段短暂时间用过,后来基本没再使用。这也为画稿创作时间做了佐证。此外,不少速写稿上都被李可染写满密密麻麻的文字。看过这些文字注释,我们不能不为他的宏观驾驭、微观精细所震撼。他的每一笔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让人为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所感染。其中一张画稿中,李可染写道:“画给谁看,想达到怎样的效果,为什么画,怎么样画?”这几个疑问应该是他创作时有针对性地向自己提出的。而他在下方也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大众有益,被大众喜爱”。这是他一生创作所遵循的原则和最终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之所以如此刻苦努力,最终取得巨大成功,成为艺术巨匠的根本原因。

图19  李可染 《鼓足干劲》画稿

图20  李可染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在这批画稿中,笔者还看到了1959年发表在《中央合作通讯》(月刊)第9期(总第102期)封面上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国画作品初稿(图19)。把初稿与发表作品对比,还能依稀看到绘画演变过程,虽然作品发表时由初稿的众人手举红旗改为单人擎旗,由乘龙舟改为乘飞龙,但是龙头的形象却完整保留了下来(图20)。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龙的形象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中华文化的凝聚和积淀中成为了中国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象征。画家匠心独运,反复推敲之功尽在其中。尽管画中已是风起云涌,狂风将红旗、人发、衣角高高吹起,但是男子骑乘在龙的脊背上,一只手握着龙角,另一只手高举红旗,带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势冲向前方。再配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话语后,“大跃进”的时代气息表露无遗。这批速写作品中,题材多以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人物为主,有孩童、男女青年、中年及老人,动态中有站姿、坐姿、蹲姿,不论是农作,蹲着吃饭,还是坐着抽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内容,他都一一呈现出来。

图21 李可染 《韶山画稿》(1)

图22  李可染 《韶山》最终作品(2)

图23  李可染 《娄山关画稿》2

图24  李可染 《娄山关》最终作品

  这批画稿中年代最晚的可能是几幅山水画的创作稿,如《韶山》的局部、《娄山关》的局部等,都为最后完成的画作奠定了基本框架(图21韶山画稿、图22韶山最终作品)(图23娄山关画稿、图24娄山关最终作品)。从这些风景山水的写生画稿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可染在每一幅山水作品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可以看到从铅笔稿到色彩稿的演变过程。这些风景山水的写生稿都是根据他的爱好、兴趣和感受,选择自己最想画的那部分景色进行分部创作的。取景是风景速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景角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画面效果的成败。一个好的速写取景更是能激发作者更多的创作灵感。他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循环往来,反复斟酌,因此他的山水作品从不缺乏感受,也从不缺乏感动。

  三  意义

  李可染在他的题画诗中曾写道:“余十六岁起即在江南学习,先后有六年之久,中岁又多次往江南写生。”他还说:“我到杭州,考上国立艺院,这可以说是我一生比较重要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我开始认识社会和什么叫革命的起点。这一时期对我一生都起着很大作用。”

  1954年,李可染决心变革中国画,与张仃、罗铭南下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写生三个月,向大自然寻求创作的灵感源泉。归来后在北海公园举行的“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览会”中,可见其将外来技法融会在传统风格中,使表现力更加丰富,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1956年,李可染赴江浙、湘鄂、川陕等地写生,历时八个月,归来后在中央美院举行“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作品观摩展”,影响巨大。1957年,李可染赴东德写生;1959年赴桂林写生;1963年广东……此后写生一直未断。他把西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实践坚持了一生。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素描功夫的深浅,对于一个画家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批画稿反映的正是具有扎实的速写技艺与素描功底乃李可染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所在。

  王朝闻先生曾发表《有情有景》一文,指出:“李可染面临不同的对象写生,不是复习别人既成的作品和重复别人的感受,也不是消极地、简单地记录其所见,而是带着对于它的爱的情绪来表现了不同的自然的特点的,尽管和别人一样画了一些自然现象,却具有出色的效果”。这种评价是中肯的,也是恰如其分的。

  这批画稿最重要的意义有四:一是它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李可染早期素描类作品的不足。使我们对李可染李可染艺术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认识,为学习和研究李可染提供了新的素材。特别是提高了对李可染素描及李可染人物画的了解。李可染的素描人物画由实到虚,由端庄严肃到诙谐浪漫的演变及其取得巨大成就, “众所周知,无论山水还是人物,李可染最典型作品体现着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趣:一种是热情、飘逸、潇洒、富有幽默感;一种是理性、严谨、雄浑厚重、追求崇高感”。实际上,这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审美意趣,在这批早期画稿中已有所表现,但当你看到那些千姿百态、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貌与各种表情时,就不能不被这种矛盾统一所折服。

  二是画稿从一个侧面提示了李可染成功的原因—苦学与实干。李可染曾有一首小诗:“画画不是平常事,若到平常不如废。求十不成回到零,不要三四五六七”。他说:“在艺术学习中,基本功够不够,踏实不踏实,大大关系将来艺术的成功。”李可染对他的学生讲:“画画要有‘二心’:精心和耐心”。 这批珍贵画稿向我们展示的正是李可染的基本功、李可染本人的精心和耐心,让人明白一位真正书画艺术大师需要什么样的创作热情与积极态度,需要如何从青年到晚年持续不断地锤炼扎实的基本功。草稿上的一笔一画、一草一木,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苦学”,什么是“实者”。

  三是充分展示了李可染艺术的时代特性。这些画稿虽然只是李可染绘画创作道路中一个短暂时期的创作,但是从中却看到了李可染绘画极为鲜明的时代特性。“笔墨当随时代”,是李可染书画最鲜明的特征。李可染的一生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之中,在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他的艺术发展始终伴随时代进程的节奏,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和艺术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李可染是一位真正名符其实、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生活的书画艺术家。他不同时期作品的题材、内容、风格都突出反映当时社会最敏感、最尖锐的矛盾和最典型事例。真正是为社会写生,为祖国山河立传,为人民群众树碑。他是一位以满腔热情、以精湛技艺、以崇高理想记录历史、歌颂时代的伟大艺术家。

  四是揭示了所有巨匠成功之道、成长之路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这规律其实并没有多神秘——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持续探索的实践而已。没有李可染四十多岁所做的这些艰苦踏实的努力,就不可能有八十多岁时的成就辉煌;没有博采中外之长,大胆创新的勇气就不可能做出具有划时代的艺术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直到今天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画稿是实实在在的。画稿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画稿的系统性、稀缺性和珍贵性就在于此。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张忠义